幼兒園新冒險:
幫助孩子化解不安的小秘訣!
小寶貝要開始上幼兒園了,我很替小寶貝開心,但又有許多的擔憂,不知道小寶貝去上學後可能會遇到那些困難,在早療聯評單位工作多年的郁雯心理師與您分享,孩子上學習可能會遇到哪些適應不良的小狀況,我們也整理了一些實用的小建議,希望大家能和孩子一起提前練習、準備,讓這段不安的心路歷程變得輕鬆一些,安心一些,攜手迎接這個新階段的到來!
(一)孩子的常見擔憂和應對方法
孩子入幼兒園前可能會面臨許多不確定的情緒。這些情緒和擔憂是非常正常的,因為對孩子來說,這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和挑戰。
1. 找不到爸爸媽媽怎麼辦?
>>擔憂<<
孩子可能擔心在新學校見不到熟悉的面孔,尤其是爸爸媽媽,會感到焦慮和想念。
>>建議<<
可以讓孩子提前了解每天的流程,告訴他放學的時間媽媽或爸爸一定會來接他。共讀一些繪本,如《魔法親親》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的勇氣;《騎著恐龍去上學》、《彩色怪獸去上學》幫助認識上學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,讓孩子對上學有更多的想像與好奇。
2. 學校裡有不喜歡的食物怎麼辦?
>>擔憂<<
孩子可能過去嚐試的食物較少,對學校提供的食物感到陌生或不喜歡。
>>建議<<
可以事先告訴孩子,學校每天都會準備許多營養的食物哦!可以鼓勵他每天試試看一種新的食物,可以透過任務挑戰或分享,幫助孩子減輕擔憂,變得有勇氣且願意嚐試。如果有不喜歡的食物,也可以引導孩子表達:「我還不喜歡這個食物,可以先吃一口試試看嗎?」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選擇權,也能有面對挑戰的勇氣。
3. 別的小朋友搶我的玩具!
>>擔憂<<
孩子可能害怕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,甚至擔心玩具被搶走。
>>建議<<
剛上幼兒園的孩子,可能還在學習建立同理心和輪替技巧與遊戲互動的規則,我們可以在家中透過一些小遊戲,練習分享和輪流的概念。例如,在家裡可以練習和家人借東西,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,先幫助孩子辨識難過與挫折的情緒,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,更能強化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哦! 另外在家中,我們也可以透過分享食物、邀請對方一起合作蓋房子,讓孩子理解很多的情況中,一起合作比自己玩更有趣!
4. 我不想午睡,還想玩!
>>擔憂<<
孩子可能作息仍在調整、午睡時間感到無聊,還想繼續玩。
>>建議<<
可以將準備帶到學校的睡袋先提前在家中練習,也和孩子分享幼兒園的作息規律,讓他理解午睡是讓身體更有力氣玩遊戲的時間。如果他真的無法入睡,可以在假日時練習靜靜地躺著,閉上眼睛休息。
5. 我想上廁所,但不知道怎麼說…
>>擔憂<<
孩子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在新環境中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,例如去上廁所。
>>建議<<
可以在家中模擬情境練習,如「我要上廁所」、預先練習穿脫褲子,並穿著比較寬鬆的衣褲上學(避免過於緊身的衣褲),讓孩子覺得能夠輕鬆完成,能增進自行如廁的動機哦!
6. 別的小朋友好吵,我不喜歡!
>>擔憂<<
有些孩子對於嘈雜的環境特別敏感,可能會感到害怕或不舒服。
>>建議<<
可以讓孩子理解自己的需求與擔憂,例如,同理孩子對很大的聲響感到害怕,與孩子討論在那些情境時會感到不舒服,讓孩子學習辨識環境;也可以教導孩子一些簡單的小策略,例如,當你覺得好大聲的時候,我們可以把手手變成耳罩,把耳朵摀起來,讓自己舒服一點哦! 或是告訴老師,我需要去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,也把孩子對聲音敏感的訊息告訴老師,讓老師能在孩子出現挫折情緒時即時協助孩子、理解孩子的需求,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學校生活,親師溝通更流暢哦!
(二)進入幼兒園前,我們可以一起做哪些準備呢?
-
睡飽睡好:美國睡眠醫學會(AASM)建議3~5歲的兒童每24小時應該睡眠10至13小時(包括小睡);美國兒科醫學會同時也建議孩子睡前30分鐘,應避免3C產品的螢幕使用。建立良好的睡眠儀式(sleep routine)可從3B來規劃: 刷牙 (Brush)、共讀 (Book)、上床睡覺 (Bedtime)
-
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:每天和孩子討論規劃生活安排,例如,星期一下課後、吃完飯,我們會一起去公園;星期二下課後,吃完飯,我們可以一起玩積木等等,讓孩子知道每天的生活計畫,能讓孩子對生活有掌控感,能更安定的適應學校生活哦!
-
讓孩子參與簡單的家事: 讓孩子學習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,可以促進動作發展及肢體協調,也讓他知道他已經開始長大了,可以獨立完成一些事情,負責任能為孩子帶來自我肯定與自信。
-
讓孩子從家庭成員的合作中學習團體生活:可以告訴孩子,我們家的成員也是一個團隊,每個人都需要互相合作,邀請孩子擔任小幫手,學習合作才能讓事情進行得更順利。
透過這些方法,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,建立安全感與自信心。重要的是,家長要保持耐心,陪伴孩子度過這段過渡期。希望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每個小朋友更輕鬆地踏出幼兒園的第一步!